日前,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扔出一枚"信息炸弹"——声称美英官员与乌克兰高层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村密谋"换帅",准备用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取代现任总统泽连斯基。这个消息一出,立即在国际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。
(俄方爆料,美英乌密谋“换帅计划”)
1、"阿尔卑斯山密会",俄构爆出的惊天猛料
但蹊跷的是,西方主流媒体集体"装聋作哑",没有一家将其作为可靠新闻进行报道。这种反常的集体沉默,恰恰暴露了这个"惊天猛料"的最大疑点——它完全来自俄罗斯单方面的说辞,没有任何第三方证据佐证。
细看俄方披露的"剧情":泽连斯基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、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、现任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三人,在美英代表的见证下"立正敬礼"接受换帅决定。但问题在于——既没有会议照片,也没有录音文件,甚至连具体时间地点都语焉不详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,被点名的三位乌克兰高官至今保持沉默。要知道,在以往类似谣言出现时,乌方反应速度堪称"光速辟谣"。
(扎卢日内被提名“乌候选总统”,多方未回应)
比如去年扎卢日内"被死亡"的假新闻,当事人当天就晒出活蹦乱跳的视频打脸。这次的反常沉默,恰恰说明基辅方面根本不屑于回应这种消息。
2、为何美英乌三国集体装聋作哑?
面对俄罗斯抛出的这颗"信息炸弹",美英乌三国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"冷处理"。乌克兰政府直接选择无视,美英官方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。这种默契的集体沉默,实际上暗藏玄机。
先说乌克兰这边。基辅当局对这类消息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——但凡俄罗斯媒体爆出"乌克兰高层内斗""西方要换掉泽连斯基"之类的消息,十有八九是认知作战的烟雾弹。还记得2023年俄媒疯狂炒作"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在战壕里拔枪对峙"的假新闻吗?这次不过是换了套新马甲而已。
(美英不回应俄方情报,强调对泽连斯基的公开支持)
美英的态度更有意思。按照西方政要的惯例,对这种明显带节奏的假消息,最好的应对就是"不给眼神"。就像白宫前发言人普萨基的名言:"我们不打算给这种荒谬说法抬轿子。"更何况,现在泽连斯基仍是西方力挺的"抗俄英雄",伦敦和华盛顿最近还在追加军事援助,这时候传"换马"岂不是自打嘴巴?
3、俄罗斯的"离间计2.0":不管用了?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,当时俄媒大肆渲染"泽连斯基已逃亡基辅"的假新闻,结果被总统自拍视频光速打脸。如今这个"阿尔卑斯山换总统"的剧本,简直是老套路翻新——但这次连打脸的人都懒得出手了。这恰恰暴露了俄罗斯信息战的一个致命伤:在全民皆媒的时代,离间计的效果正在断崖式下跌。
看看俄媒这次的操作手法:先是卫星社独家爆料,接着塔斯社、俄新社集体跟进,用词一个比一个惊悚,俄新社甚至打出"新总统已在雪山加冕"这种中世纪宫廷剧风格的标题。
(通过传播“泽连斯基被替代”消息,俄意在离间乌克兰领导层)
但问题在于,现在不是2014年了,乌克兰民众的手机里装着十来个事实核查APP,西方记者的无人机随时能飞到所谓"密会地点"直播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传闻爆出的同一天,扎卢日内正在伦敦大使馆接待英国退伍军人代表团,这行程表在官网挂着呢!
《华盛顿邮报》曾披露过克里姆林宫的"剧本库":从"泽连斯基吸毒"到"美军要接管乌军指挥权",各种狗血剧情应有尽有。但现代战争证明,当每个士兵都能用手机发战场实况时,这种政治肥皂剧越来越难忽悠人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